马学晓

来源: 日期:2025-04-02 22:22 浏览: 【字体: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姓名:马学晓

性别:男

职称:临床教授

学科名称:脊柱外科

专业领域:脊柱外科常见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

Email: ma_xuexiao@126.com

 

一、个人简介(500字左右)

马学晓,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青岛市拔尖人才,留美博士后,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骨科医院副院长、脊柱外科(脊柱微创中心)主任。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副主任、山东省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岛市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理事、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骨与关节疾病微创与数字智能临床诊疗技术培训项目专家、山东省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脊柱显微微创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本人长期致力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目前已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自主研发“全可视化脊柱内镜”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2套国产高端手术设备,且均已获得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国际上,受邀参编Springer出版社脊柱微创专著;带领建设国内唯一的国际脊柱内镜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平台——亚太脊柱内镜技术交流中心;并在德国创建UninTech脊柱内镜技术全球培训中心,开创中国脊柱内镜领域境外国际培训的先河。

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已培养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名;指导团队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首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金奖、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和山东省金奖,本人荣获“山东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的称号。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致力于脊柱退行性疾患和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临床上着重于颈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治疗;以及高位颈髓损伤、脊柱畸形、重度胸椎管狭窄症、多发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疑难病症的综合诊疗。积极参与制定相关疾病的诊疗指南,并创新研发相关的手术术式和手术设备。

在基础研究领域,着重于对椎间盘退变的研究。目前已在国际上率先对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进行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的测序分析,绘制出了退变髓核细胞时空变化图谱,为阐明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作出开创性贡献。

三、主持科研项目(代表性3项)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单侧双通道新型微创脊柱手术设备的整体研发与技术规范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髓核细胞RhoA/MRTF-A通路在过载机械应力所致髓核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

3.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专项:“基于超分辨功能成像

的高性能脊柱内镜设备研发和临床应用”。

  1. 代表性科研成果(代表性3项)

    1.单侧双通道新型微创脊柱手术设备的整体研发与技术规范研究:该项目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课题),申报人为该项目总负责人。自主创新研发了一套单侧双通道新型微创脊柱手术设备,该设备融合了脊柱内镜技术与开放手术理念,突破了传统脊柱内镜的技术和设备瓶颈,打破了国外垄断。

    2.新型数字化脊柱内镜手术装备及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与产业化:创新研发的新型手术系统打破传统脊柱内镜的单通道同轴操作模式,实现视频传输通道与手术操作通道分离,显著提高手术操作自由度,提高了技术可及性。申报人以首位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脊柱退变性疾病微创外科创新技术体系的构建、应用与产业化:创新性地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可视化脊柱内镜手术系统,进而依托其实现了脊柱内镜全程可视化操作的目标,创建多种新型术式,构建全新诊疗技术体系。申报人以首位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