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姓名:王海波 |
性别:男 |
职称:主任医师 |
学科名称:外科学(普外) |
专业领域:乳腺外科 |
联系方式: |
Email:hbwang66@126.com |
一、个人简介(500字左右)
王海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医院院长,青岛大学实体肿瘤及临床转化研究院院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普外科)负责人之一,青岛市重点学科(攀峰学科)负责人,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等。
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CSCO BC)副主任委员,参与建立并管理CSCO BC乳腺癌数据库,作为副组长参编《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诊疗指南》。作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参编《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家共识与指南》。作为山东省康复医学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乳腺疾病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积极推进乳腺疾病防治事业发展,建立青岛市及胶东地区乳腺疾病联盟,带动区域乳腺癌早诊早治、医疗质量控制、双向转诊的推广,践行国家“破壁”及“织网”行动的健康战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先后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等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1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人。
二、主要研究方向
在国内率先成立乳腺疾病一站式诊疗中心并发展成为专科医院,获得国家癌症中心第一批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示范中心等,得到国家机构和同行的认可。带领团队每年乳腺癌手术超过2800例,率先在国内开展保乳整形技术,提出肿瘤整形学理念。开展基于医工融合的创新研究,改进乳腺癌相关乳房整形与微无创技术,优化前哨淋巴结诊断、预测和示踪方法,开展智能3D打印和虚拟仿真技术在乳房整形创新应用研究。采用融合多模态高分辨结构影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恶性肿瘤的个体化诊断、评价及预后精准判断平台。利用标本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筛选免疫治疗靶点,开发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治疗系统。
三、主持科研项目(代表性3项)
1.Arpin竞争性结合Arp2/3复合体通过TGF-β/EMT通路调控乳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20180101-20191201;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5万元
2.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E3泛素-蛋白连接酶RNF180对CD4+T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220101-20241231;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0万元
3.乳腺肿瘤微环境相关免疫组库构建分析及其在肿瘤治疗的观察研究;20211010-20261010;横向课题;青岛大学;250万元
四、代表性科研成果(代表性3项)
1.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乳腺癌早期转移关键诊疗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二等奖;1;2021.12.21;山东省人民政府
2.山东省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三阴性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调控机制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一等奖;1;2020.12.01;山东省教育厅
3.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阴性乳腺癌EMT调控机制及在前哨淋巴结活检中临床应用研究;二等奖;1;2021.06.01;青岛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