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来源: 日期:2024-11-25 22:39 浏览: 【字体: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姓名:王超

性别:男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学科名称:骨科学

专业领域:脊柱外科

联系方式:

Email:dr_wangchao@163.com

 

一、个人简介(500字左右)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博士后,美国纽约大学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组部选派山东省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擅长颈/腰椎退行性疾病、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肿瘤、脊柱畸形、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在脊柱退行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的微创脊柱镜治疗等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学会骨伤康复专委会UBE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学组及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山东省疼痛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脊柱显微微创医师分会脊柱镜学组委员、青岛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委员等。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课题4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3项,参编/参译著作3部,获得各类专利6项,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收录26篇,总影响因子近100分,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及国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奖励4项。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脊髓损伤与神经修复新机制新材料。通过对脊髓损伤病理学改变和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分子机制,研究治疗的新靶点新材料。

2. 能量代谢在脊柱韧带骨化性疾病中的新机制。基于黄韧带单细胞图谱,解析能量代谢在介导韧带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揭示韧带退行性病变的新机制。

3. 脊柱微创与精准诊疗新技术新装备。通过临床前与临床研究,探索以脊柱内镜、脊柱手术机器人为基础的脊柱微创与精准诊疗新工具、技术和方法。

三、主持科研项目(代表性3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Progranulin通过TNFR2介导巨噬细胞自噬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及机制,20万元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项目,巨噬细胞来源PGRN通过TNFR-AMPK信号通路调控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研究,8万元

3. 青大附院临床医学+X面上项目,硬膜外脂肪来源外泌体调控糖酵解在黄韧带骨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5万元

  1. 代表性科研成果(代表性3项)

    论文:

  2. Wang C, Zhang L, Ndong JC, Hettinghouse A, Sun G, Chen C, Zhang C, Liu R, Liu CJ. Progranulin deficiency exacerbates spinal cord injury by promoting neuroinflammation and cell apoptosis in mice. J Neuroinflammation. 2019 Nov 27;16(1):238. (第一作者)

  3. Liu Z, Wang Y, Ma X, Zhang L, Wang C. Role of epidural fat in the local milieu: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don't. Connect Tissue Res. 2024, 65(2):102-116. (通讯作者)

  4. Wang C, Wei Z, Yu T, Zhang L. Dysregulation of metalloproteinases in spinal ligament degeneration. Connect Tissue Res. 2023, 64(4):310-322. (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