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姓名:荆雪 |
性别:女 |
职称:主任医师 |
学科名称:消化内科 |
专业领域:内科学(消化系病) |
联系方式: |
Email: jingxue@qdu.edu.cn |
一、个人简介(500字左右)
本人从事消化临床工作十余年,门诊量约4000人次/年,2019年开设肝病专病门诊,2021年开设肝胆胰专病门诊。2022年开设“胰路同行”公众号。独立承担1-4级内镜技术,胃肠镜检查工作量约2600人次/年。开展高难度内镜技术,如EUS-FNA、EUS-FNB、EUS-CPN等超声内镜相关3、4级手术,及ESD等内镜黏膜剥离术,完成量约120人次/年。为诸城市中心医院引进人才,定期定点服务基层医疗工作。项目主持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课题。开展多项原创性研究,积极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单篇最高IF14分)。2019年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位)。围绕乙型肝炎后肝病的诊疗开展研究,进行成果转换,解决临床重点棘手问题,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研究的相关成果一部分已经获得中国肝炎基金王宝恩基金的资助,进一步开展临床扩大人群的临床应用,同时申报发明专利;另一部成果(获奖成果)已经在胶东半岛数家医院得以推广,临床效果较好,在协助早期诊断肝癌方面具有突出价值。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分别在《日本神户HP会议》《全国消化疾病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荣获山东省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称号。 开展新技术及新项目:山东省医务职工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项(2018年),开展院级新技术2项,开展良好。项目主持人自2019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指导9名硕士研究生,其中2019级2020级硕士研究生升博率100%。
二、主要研究方向
消化道静脉曲张治疗、内镜治疗、黏膜下肿物、早癌诊疗等内镜三、四级技术,尤其擅长超声内镜对胆胰疾病、纵膈与腹腔疾病的诊治。
三、主持科研项目(代表性3项)
1. HBsAg联合β2糖蛋白I促进形成中性粒细胞捕获网调控肝癌进展的研究(ZR2021MH209)
2. β2GPI与HBsAg导致肝癌可能机制:空间构象到信号通路( 2019M652332 )
3. 静脉输注脐带血单个核细胞(UCB-MNCs)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有效性探究(YXH2021ZXO64)
代表性科研成果(代表性3项)
1.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in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and muscle mass loss. Front Nutr. 2023 Feb 16;10:1068779. doi: 10.3389/fnut.2023.1068779.(通讯作者)
2.Prognostic Value of Myosteatosis and Creatinine-to-Cystatin C Ratio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Who Underwent Radical Surgery. Ann Surg Oncol. 2024 May;31(5):2913-2924. doi: 10.1245/s10434-024-14969-8.(通讯作者)
3.A practical nomogram based on systemic inflammatory markers for predicting portal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n Med. 2022 Dec;54(1):302-309.doi: 10.1080/07853890.2022.2028893(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