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专业

来源: 日期:2022-06-13 08:54 浏览: 【字体:

说明: IMG_256










                                    欢迎报考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

 

学制与学位

基本修业年限5

医学学士学位

 

高考必选科目

化学、生物

 

 培养目标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开拓学生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医学专业研究视野,培养一批医工理文融通、拥有“三新”理念的新医科人才。

说明: 1

 

 专业教学特色 

 

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构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文医渗透、理医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核心课程为基础,重视医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部分课程开展问题导向、案例导向的小班讨论式教学、双语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亲身体验、研读经典、名师指导、模拟训练、临床实践、反思强化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突出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积极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评价方法。着力培养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精神的卓越医学人才。

该专业拥有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生物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拥有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及重点专科4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同时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及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各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重点学科(临床专科)和重点实验室30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

2016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获批山东省临床医学一流学科2018年获批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2019年获批国家教育部一流本科建设点,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筑峰计划学科2020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7年。临床医学专业现有9所直属附属医院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说明: 2

 

核心课程

 

1)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2)临床医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口腔科学、中医学

 

 就业方向 

 

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医药企业基层社区健康管理、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学制与学位

基本修业年限8

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高考必选科目

化学、生物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家国情怀,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坚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具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人道主义精神,拥有宽广国际视野,较强的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开拓学生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医学专业的研究视野,培养一批医工理文融通、拥有“三新”理念的新医科人才。

 

 

说明: 3

专业特色

构建本硕融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第S1-10学期主要完成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科研基础并通过见习、实习在一级学科范围系统接触临床学科。第S6-16学期进入二级学科培养、科研训练并完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5+3”一体化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训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训为主。培养过程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学生通过相关考核和答辩,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毕业证书、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证书,实现“四证合一”。

5年本科阶段考核合格者直接进入后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该专业拥有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生物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教学条件及专业地位与上述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相同。 

说明: 4

 

核心课程

1)基础医学:人体形态学、人体功能学、人体分子与细胞、医学免疫与病原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流行病学方法、医学统计学。

2)临床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含神经病学、传染病学等)、外科学(含外科学总论、麻醉学等)、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前沿进展。

 

就业方向

 

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医药企业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特色

 

1)强化通识素质教育:学校在开设思政、数理、自然科学等基础科学课程的同时,整合课程资源,开设了通识教育必修课,为培养具有科学与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医工理文融通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批判思维、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的非专业课程教育。2021年培养方案均要求每名医学生必须修读非本专业类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0学分。

 

2)推进课程组合与交叉融合:将传统课程按照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持度进行组合,以知识点整合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的教学。自2006年开始,医学部将分属不同教研室的实验课程按照功能分类,重新组合为基础医学实验技能中心,内含人体机能学实验室、人体显微结构学实验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人体形态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不同课程所有学科的实验教学集中在基础医学实验技能中心进行。在基础医学阶段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临床医学专业第二轮器官-系统整合教材,将基础医学专业课程整合为《人体分子与细胞》《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医学免疫与病原生物学》四大模块,开展PBL教学实践。在临床课程教学中开设整合课程——临床通科技能,构建了医学人文技能、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岗位技能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内容体系。

 

5年本专业获省部级及以上

奖励和支持情况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所获奖励

时间

等级

授予部门

1.     

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9

国家级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     

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8

国家级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3.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痛风病精准诊疗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20

省部级一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4.     

神经母细胞瘤增殖与转移的分子机制和干预及应用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2017

省部级一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5.     

重症急性胰腺炎与炎症缺氧微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2021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6.     

脊柱退变性疾病微创外科创新技术体系的构建、应用与产业化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2021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7.     

乳腺癌早期转移关键诊疗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2021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8.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及机制研究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2021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9.     

TREM2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和防治中的作用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20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10.    

放射性粒子治疗颅内肿瘤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20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11.    

肺部疾病微创外科关键诊疗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20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12.    

关节软骨疾患的相关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20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13.    

急性肾损伤及其慢性化转归的分子机制、靶向药物干预及临床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20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14.    

消化系统肿瘤计算机辅助诊疗平台研发与临床应用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20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15.    

 

Dectin-1介导的固有免疫在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及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19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16.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19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17.    

泌尿系肿瘤微环境及代谢模式系列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19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18.    

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生物学修复研究和临床诊治规范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2018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19.    

阿尔茨海默病表观遗传机制研究及诊治应用推广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18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    

山东沿海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十年变迁及治疗新对策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2017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1.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17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2.    

骨关节炎慢性疼痛的基因治疗及临床新技术应用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21

省部级三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3.    

 

TGF-β1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EMT间充质转化和儿童哮喘气道重塑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21

省部级三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4.    

肺癌特异性标志物的筛选及临床应用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20

省部级三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5.    

外伤性视功能损伤和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评价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20

省部级三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6.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致病基因突变及其防治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19

省部级三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7.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炎性机制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19

省部级三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8.    

Beta2糖蛋白I 介导乙型肝炎病毒活化肝癌细胞核因子kB的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19

省部级三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9.    

胰腺癌侵袭转移与肿瘤微环境恶性交叉对话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019

省部级三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30.    

抽动秽语综合征及强迫症遗传易感基因及其防治策略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2017

省部级三等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31.    

原发性痛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中华医学科技奖

2016

省部级三等奖

中华医学会

32.    

基于国家重点学科平台的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2017

国家级三等奖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协会

33.    

基础—临床相结合协同创新的学术兼应用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18

省部级一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34.    

临床手术科室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模式的探索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18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35.    

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创新与实践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18

省部级二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师资力量

 

说明: 姜部长

姜宏,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医学部部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杰青,国家生理学重点(培育)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山东省沿海地区神经退变疾病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山东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医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防治对策研究。主持承担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等项目。在国际SCI 学术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70余篇。参编译专著多部。研究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20年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培养的博硕士生曾多次获评山东省优秀博士及硕士论文。培养的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

说明: 董院长

董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大学医疗集团总院长、青岛大学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院长小儿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小儿外科学会第七、八届常务委员、第七、八届小儿肝胆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亚洲小儿外科学会终身会员等学术职务。《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小儿外科的临床、教学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成果),主持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卫生部及省市多项科研课题。关于小儿肝胆疾病与小儿肿瘤的研究曾分别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关于小儿肝脏肿瘤临床治疗决策系统研发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成果参加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在国内外发表中文学术论文、SCI论文、综述等近40篇,主编《小儿肝胆外科学》第一版、《小儿肿瘤外科学》《儿科临床手册》《小儿肝胆外科临床诊疗规范》等专著,参编日文《膵胆管合流異常》(日本医学図書出版株式会社)和日文《胆道疾患研究の進歩》(日本自然科学社出版株式会社)等著作的编写。

说明: IMG_256

任贺,医学部副部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美国胰腺病学会青年科学家、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等奖项获得者。Nature CommunicationsCancer ResearchOncogene等杂志审稿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部及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Cancer Letters杂志编委。

长期致力于胰腺肿瘤的基础及转化研究,首次提出“类调节T细胞”概念,推进了胰腺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的进程,拓展了胰腺癌个体化治疗的策略。在转化研究方面,交叉融合纳米生物学技术致力于纳米药物开发和个体化治疗研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杰青项目、“泰山学者”人才专项、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Gastroenterology STTTJ. Exp. Med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胰腺病相关论著50多篇,原创性成果获得国际同行于BMC medicine专题述评,部分科研成果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说明: 李长贵主任

李长贵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亚太痛风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高尿酸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高尿酸与痛风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糖尿病学会副主委。主要从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在痛风方向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首席)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项。以首位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40余篇,其中1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累计影响因子近180分。

说明: 李培峰教授

李培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博士学位,随后留院任助理研究员,在德国医学研究机构Max-Delbruck Center for Molecular MedicineMedical Researcher 10,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外引进杰出人才,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青岛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国际心脏联合会会员、北京细胞生物学会理事、荷兰国家健康基金特邀评审专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科技部973评审专家。从1986-1989年主要从事于神经元衰老的研究,发现超氧自由基是造成神经细胞衰老的最初启动因子。从1990-1994年主要从事于自由基生物医学研究。在国内和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0余篇有关抗氧化酶氧化修饰的研究论文,在这一领域的一系列研究曾获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随后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研究工作发表在Molecular Cell, EMBO Journal, Nature Medicine, Nature Communication, Circulation, Circulation Research, PNAS, MCB, Gene & Development等国际著名杂志。其中发表在PNASNature Medicine的文章分别入选为2009201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研究成果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迄今为止,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专利10余项,论文总引用次数3000余次。

说明: 赵桂秋主任

赵桂秋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山东省科技厅特约评审专家,第九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山东省十佳医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最美奋斗者。从事角膜病、眼科病理和白内障的科研及临床工作34年,致力于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使大量病人重见光明。对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机理进行全面研究,发表SCI论文92篇,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重点课题2项。获省部级及厅市级科技奖励20项,主编著作7 部,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九版《眼科学》副主编。

说明: 西永明教授

西永明,脊柱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脊柱外科主任。先后获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5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山东省农工民主党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分会脊髓损伤和康复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脊柱肿瘤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致残康复学会脊柱畸形学组委员等学术职务。

主要从事脊柱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以脊柱外科为专业方向,在复杂颈椎外科、脊柱畸形和脊柱肿瘤方面形成专业特色。基础研究致力于椎间盘退变的基因修复研究、3D打印可降解药物缓释人工骨、水凝胶支架的研究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决策系统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等研究工作。

在国内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国家专利5项,以第一完成任务获省部市级二等奖多项,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4项,参编著作6部。

说明: 谭兰教授

谭兰,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突贡专家,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目前担任青岛市市立医院副总院长,脑科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和山东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内科负责人,青岛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

国自然评委,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及《中华神经科杂志》等10本中外期刊编委。主要致力于痴呆和癫痫的发病机制、诊治新策略及其转化、精准医学研究。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文章 220篇,累计IF 970分。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岛市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0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青岛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项。

说明: c1ce32569c6f5bf2235ebb0663d0194

 蔡金贞,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天津市131人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青岛大学医学部器官捐献与移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儿童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天津分会青年委员,天津市器官移植质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说明: 王琨教授

王昆,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发育心脏病学中心主任。国家优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山东省杰青。多年来主要从事心脏及心血管疾病分子机制的研究工作。主要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凋亡及坏死的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研究;心肌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探讨与非编码RNA和基因相关的心脏疾病的干预治疗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Gene & Development等杂志。获六项国家发明专利。获东方心脏病学大会东方新星奖、第十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项。

说明: 王建勋院长

王建勋,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从事心血管疾病分子机制研究,在心肌细胞死亡调控机制、非编码RNA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等方向取得重要进展。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他引800余次。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Molecular CellCirculation Research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第二完成人),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