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技能 展风采 验效果 促发展
——医学部举办第四届大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大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临床基本能力培养是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检阅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临床实习成果,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017年5月20日,医学部在松山校区临床技能学教学实验中心,举行了第四届大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大赛。来自9所临床医学院的10支代表队,100名选手参加了大赛。
大赛项目通过医学模型、标准化病人(SP)等营造贴近临床实景的考核场景,注重在临床情境中考察医学生的工作作风和态度、综合实践能力。大赛内容包括医德医风与医患沟通,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诊断性检查结果判读、急救技术、临床诊疗常用技术等。大赛内容贴近临床实践,全面考核和展现医学生临床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沟通能力、综合应急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全面考核医学生的临床思维、人文伦理、临床技能、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职业精神、心理素质和批判性思维等。
本次大赛共设个人赛、临床基本能力操作比赛2个环节,个人赛主要以临床病例题为主,临床基本能力操作比赛采用OSCE模式,共设10站,每站8分钟,分别对各参赛队选手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科技能、妇产科与儿科技能、急救技术,以及临床综合能力、团队合作、医学人文精神等进行了考核。本次大赛的赛点覆盖面广,较好地体现了“三基”、“三严”的医学教育导向,强调了“三基”、“三严”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本次大赛的赛题均来自临床真实病例,不仅考察了选手的基本技能,更考察了选手的临床思维、临床决策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医学人文精神等综合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赛场上,选手们以扎实的临床基本能力、熟练规范的操作、良好的专业素质、默契的团队配合、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给裁判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在本次大赛中,大量使用了来自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志愿者,作为标准化病人(SP)来考察学生的问诊和查体等基本能力,他们在赛场内惟妙惟肖的表演,认真到位的配合,大大提升了赛题的质量,很好地考察了选手的沟通交流、人文关怀能力,为大赛注入了活力。
在大赛过程中,各站点裁判以一丝不苟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评判每位选手的表现;大赛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的后勤保障工作,为大赛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各临床医学院领队也亲自带队到大赛现场,在组织与指导学生参赛的同时,也帮助选手缓解紧张情绪。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赛获得圆满成功。
经过个人赛、临床能力操作比赛2个环节的紧张比赛,最终,产生了团体奖10个,临床实践操作单项奖8个,个人奖23个。第六临床医学院代表队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团体一等奖。第二临床医学院代表队李建一、第五临床医学院代表队赵科伟、第六临床医学院代表队翟一苇获得个人赛一等奖。第一临床医学院5年制代表队张玥、轩欢欢、岳涛华、张姗、邹雪可;第一临床医学院7年制代表队张婵媛、郑富民、李锦梁、薛梅;第六临床医学院代表队钟瑶瑶、孙艺宁、刘亚男、于天舒;第五临床医学院代表队高春雪、路延双、赵科伟分别获得10个考站的第一名。
大赛裁判长、第三临床医学院杨鲁民教授,医学部医管办主任王岩青教授代表裁判组对每个站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点评,并表示本次竞赛各参赛队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了医学部及各临床医学院对学生临床基本能力培养的重视,特别是本次大赛加大了考核选手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在医患沟通、操作细节等方面评判力度,对培养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精湛的临床技能,以及提高教师的临床教学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届临床实践能力大赛总指挥、医学部副主任刘成玉教授充分肯定了此次临床实践能力大赛的意义和重要性,感谢各临床医学院对大赛的大力支持。他强调,举办临床实践能力大赛的目的是督促教学、检查教学、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位医学生和每位临床教师都能够通过准备或参加大赛得到培养与提高,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毕业前夕,举办第四届临床实践能力大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目的就是为广大医学生搭建一个切磋技艺,展示水平的舞台,营造出重视医学生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勤练临床基本技能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训,让临床教师重视对学生临床基本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培养,让医学生得到规范的指导,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刘成玉希望各临床医学院要认真总结本次大赛中每位参赛选手的表现,有针对性加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与考核。继续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培养理念,强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精神的“卓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