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者----王培林教授

来源: 日期:2014-07-07 00:00 浏览: 【字体:

遗传学,大家并不陌生,人类一代代的繁衍延续也得益于此。在青岛大学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就有这样一位将一生奉献给遗传学的大师——王培林教授。他,为学,埋头苦干全心创佳绩;为师,身兼“严父”“慈母”造人才。 1976年,他从青岛大学医学院(原青岛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担任青岛医学院肿瘤科医师;1981年,先后在青岛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任职助教、讲师、副教授及主任;1985年,参加本校研究生班学习,结业; 1996年至今,一直任职青岛大学医学院生物教研室教授及主任;2007年获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学专业分子遗传学研究方向博士学位。现为该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首批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省首批中青年学术骨干,省优秀教师,青岛市劳动模范。王培林教授多年来从事医学遗传学和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医学遗传学》、《医学分子遗传学》、《遗传病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等专业基础课。

为学:埋头苦干全心创佳绩

20世纪80年代初,王培林教授就一心研究人类遗传病、肝病等。那时的科研条件无从谈起,简陋的实验室,数九寒天无取暖设施,冻得人直搓耳跺脚;炎炎夏日,长时间伏案的他在闷热的屋子里捂出了痱子。没有实验器材,他就动手自己做;没有隔离手套,就不顾危险直接用手去拿肝炎患者的血样……就这样,他采集了100例患者的血样,得到了大量珍贵数据。

回到家里,王培林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一点多,妻子劝他早点睡,他说:“等我手头的活干完了就休息。”30多年过去了,他手头的活儿总也没完,这句话也就说了30余年。他自己更是无不风趣地说:“我儿子小时候从未尿过床,我睡得晚,把尿把得太及时了。”

1985年,王培林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他的论文《HBs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其子女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体互换的研究》刊出以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随着大量严谨的实验,他高质量的论文雨后春笋般见诸国际、国家学术杂志。一时间,雪片般的信件从国内外同行那里寄到了王培林手中。布拉姆伯格(Blumberg B.S)——美国费城人类肿瘤学副主席、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为他写来热情洋溢的贺信,称他的研究“是一项非常激动人心的发现”。

1993年,他的“药物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NA损伤的遗传学研究”等系列的肝病遗传学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有《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等7家报纸报道其研究成果并特邀发表文章。

在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王培林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7项;荣获省政府科技成果奖7项;其中省部级、省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文章发表文章50余篇。多篇文章分别被SCI、中国科学、CA、BI等摘录。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王培林发现:国内系统的遗传学著作少而旧,与当前遗传学的研究炙手可热的状况形成了极大反差。1996年,他主动到人民卫生出版社请缨,编写国内首部大型遗传学专著——《遗传病学》,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指出,“该书代表了当代遗传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而这最高水平的背后是他170万字的汗水,是比比皆是的数据的积累,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沉淀。其主编的《医学遗传学》已成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外,他还主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参编了卫生部《医学遗传学》(第四版)、《医用生物学》(第五、六版)全国统编教材。主持山东省精品课程《医学遗传学》1门;他在科学等出版社主编、副主编和参编专著、本科生教材、辅助教材42部,其中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

现在的他已经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兼任华东优生协会会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生物学组常务理事及华东区生物学组组长、中华医学遗传学会细胞遗传学组副组长;山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医学遗传与优生学会委员,山东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青岛市医学遗传学学会主任委员。但对于这些荣誉,他从未有过任何杂念,仍然是奋斗在遗传学研究的第一线,从未有过松懈。

为师:“慈母”“严父”造人才

1976年,王培林教授从青医毕业留校任教。从此,在讲台上一站就是30余年,为多个专业不同层次学生讲授《医学遗传学》、《医学分子遗传学》、《遗传病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用生物学》等多门课程,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因表现突出,他破格晋升副教授与教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和青岛市劳动模范,2000年又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王教授平日里平易近人的性情赢得了许多学生的青睐,他的学生更是把他的家当作是自己温馨的栖息地。有了他们的加入,这个家更是欢喜满堂。过节了,到老师家吃顿团圆饭;试验成功了,到老师家喝庆功酒;遇到问题和烦恼了,找老师谈谈心聊聊解决办法。这位“慈母”还经常给学生熬药,煮面,送水果……

在教研室,身为主任,他带领老师们利用课间、答疑、课外活动等时间,尽可能多地与学生接触,熟悉和了解学生;授课期间通过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了解、掌握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经验、困难、要求及各种想法,同时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老师,知晓老师对他们的希望和要求。

王培林教授特别关注新生入学教育,利用给学生进行答疑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如何学习医用生物学,如何提高课堂单位时间效率,甚至如何记笔记,如何复习、阅读课外书籍等问题,细致入微,不厌其烦,为学生学好医用生物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教学中,更是积极探索新方法,追求最大合力的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强调协调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的方向,使两者的目的、方向达到一致,以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使教学质量达到“1+1>2”的效果。

在生活上他是学生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慈母”,但在学习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

实事求是,是王培林教授做学问的原则。平时指导学生时更是时刻贯彻这一原则。实验报告稍稍简单,会被他狠批,被罚重写;实验中一次次出现错误,他会陪着学生一遍遍重做,绝无一丝含糊……一次次的教导,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出他身上严谨治学的原则。他不仅重视学生们理论基础的积累,更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刺激知识面,锻炼各种应变能力……

他培养的学生个个是人才,是精英。他的硕士生考博率目前是100%,只要报考就能中,而且都是协和、哈医大等名校。自1993年以来,他招收、指导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38名,毕业30名,其中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博士生14名。王培林的另一高足孙海明的博士导师、哈医大傅松滨副校长曾深有感触地对他说:“你们那儿真是一个人才库啊!”

30余年来,王培林教授总是很晚才入睡,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在他的家里可以看到自己研究生的学习室。他说:“我经常看到学生们的灯也亮到很晚,学生们都很用功。”

其实他自己家里的灯光就是学生们的榜样。在学生们的眼里,他就是一盏不灭的灯,温暖的灯光一直闪烁着,照亮他们,指引他们。他的这种精神将代代“遗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