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蒨,1963年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儿科研究所所长。1984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儿科系,1987年入上海医科大学攻读临床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1990年,赴日本国立德岛大学攻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多次到日本、韩国、美国讲学和交流。侧重专业为小儿普外和小儿肿瘤,对小儿肿瘤及小儿肝胆疾病等有较深入的研究, 尤其是对小儿胆道扩张症胆道癌变机理研究、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及小儿肝脏肿瘤的治疗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其治疗手段达到国内一流,并在国内外本学科界有着相当影响。近年来,在美国、日本及国内发表英、日、中文论文40余篇,主编《小儿肝胆外科学》、《小儿肿瘤外科学》,参编专著4部。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卫生部、卫生厅、教育厅科研课题各1项。山东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青岛市首届跨世纪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岛市专业拔尖人才,曾荣膺“全国百名优秀医生”。2006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委员、亚洲小儿外科学会终身会员,日本外科学会会员,山东省政协委员。
出生于1963年的董蒨曾创下很多纪录:1992年,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胰胆合流异常致癌机制新假说,并在国际医学界引起了轰动;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是当时国内小儿外科界及山东省医学界最年轻的正教授;1997年他当选为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省直医院副院长之一;2005年,由他主编的《小儿肝胆外科学》成为中国小儿肝胆外科的奠基之作……
“走别人不走的路,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一路走来,董蒨常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尽管别人不走的路同时也意味着充满了无数坎坷与艰险,但董蒨还是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并且走出了与寻常人不一样的风采。
走进董蒨教授的办公室,一进门映入您眼帘的应当是墙壁上悬挂着的那一幅幅他与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孩子的合影。照片上孩子们笑容灿烂,但谁能想到,这些孩子都曾患过严重的肝胆疾病,都曾在绝境中苦苦挣扎,是董蒨让他们走出绝境,重获新生。
了解董蒨教授的同事说,他是一位珍视生命的好医生,不懈追求的好学者;经他手治愈的患儿家长说,董教授有一双被上帝亲吻过的手,总能奇迹般地将孩子从黑暗托向光明……
传奇经历,立下鸿志做一名顶尖好医生
1962年10月的一天上午,一位怀孕4个多月的孕妇正躺在当时青岛“山大医院”(现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手术台上接受卵巢肿瘤切除手术。以当时的医疗技术,既要保住孩子又要切掉肿瘤,手术风险相当高,胎儿随时都面临着生死考验。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在医生精湛医术的护航下,手术终于顺利结束了。转年春天,一个健康的男婴诞生,这在当时堪称奇迹。
这个幸运的孩子就是董蒨。自从有记忆起,这段经历被父母无数次提起,伴随着他的整个成长历程。正因为这段“传奇”的经历,董蒨从小便立下鸿志,也要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并且要当一名顶尖的好医生。
1979年,董蒨如愿考入青岛医学院。1987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的小儿外科博士生导师金百祥教授。学习期间,他抓紧一切机会勤学苦练。
一次,病房里有一个全身黄染、诊断为胆总管囊肿癌晚期的8岁小男孩引起董蒨的注意:男孩在4年前因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做过老式的内引流手术,但仅仅过了短短的4年,病情即转化为癌症,并且肝内多发转移。没过几天,男孩就被病魔夺走了生命。痛失爱子的父母哭得撕心裂肺,那场景深深震撼着董蒨的心。
不久,在病房他又遇到一个差点死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合并胆结石的中年人。中年人也因患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在十几岁时做过手术,这次住院检查发现,胆囊及胆管里长满了结石,因手术做得及时才挽回了性命。面对类似的病例,董蒨开始思考并翻阅大量的临床资料,最终发现亚洲先天性肝胆疾病的发病率居全球之首,而日本对先天性肝胆疾病的治疗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为什么就不能找到一条根治的办法,彻底阻断病情的继续发展呢?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一世界性的难题。
1989年,国家教委推出“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董蒨凭其出色的表现入选中国第一批联合培养留学生,他求知的道路更宽了。
东渡扶桑,在学术巅峰实现新突破
1990年,董蒨东渡扶桑,在日本小儿外科与肝胆外科学权威古味信彦教授门下攻读博士。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还很大,大到先进的医疗设备、技术闻所未闻,小到第一次见到了磁卡电话、自动扶梯等等。
差距面前,董蒨绷着一股劲,为使自己尽快适应环境,他开始拼命学习和工作......很快,不卑不亢而又聪颖好学的他就博得了导师和同事的喜欢。导师古味信彦教授更是看好了他的潜力,给他双倍于学校的奖学金用于科研,课题正是他关注已久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癌变机理的研究。
医学科学的研究,往往是先从动物实验做起。寻找到癌变机理,必须要在动物身上了解患癌的过程。实验之前,董蒨必须戴着厚重的防毒面罩,从一种剧毒化工原料中提纯致癌物质,每次都要持续工作近4个小时,并且每隔两个星期就要提纯一次,再将这种致癌物质用于狗身上进行动物的模拟癌变机制的研究。长期接触这种致癌物质,人患癌症的机率自然很高。董蒨的导师之一,日本癌症研究专家木内武美副教授就曾因长期与这种高致癌物质打交道,在54岁时便死于恶性肿瘤。
科研风险如此之高,自然引起了亲朋好友的担心,父母劝他,“不能为了工作,连命都不顾啊!”国内同学也劝他:“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处于国际最前沿,在巅峰上实现突破,实在比登天还难啊!”董蒨回答:“谁说巅峰就不能再有突破?再说,这项课题一旦研究出成果,不仅能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更是造福全人类啊!”董蒨憋着一股劲儿,不做出成绩绝不罢休。
这样坚持了整整一年,他的敬业和忘我工作精神打动了身边所有的异国同行。天道酬勤,他的课题也有了惊人的进展,他提出了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的“胰胆合流异常胆道癌变机制的新假说”,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如《Carcinogenesis》(美国)、《胆道学会杂志》(日本)、《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发表。尤其在1996年,第一届国际消化道癌大会在日本广岛举行,董蒨作为中国惟一一位特邀专家,就他提出的“新假说”在大会上做了特别演讲。与会者中有欧洲、北美等各大洲癌症学会主席,在300多名世界各国知名专家面前,董蒨沉着自信,从容道来,他的演讲成为会议关注的焦点!
在“假说”的基础上,董蒨倡导摒弃沿用了十几年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传统术式,采用全新的手术方法达到一次性根治、不留后患的目的。
锋出磨砺,厚积薄发终露锋芒
1992年,董蒨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前夕,导师希望他能留在日本,他认为这个勤奋好学的中国青年一定会大有作为,也会成为他科研上的好助手。董蒨也深知,在导师已搭建好的平台上开展工作,在事业上会更有前途。但是,董蒨还是毅然选择了回国,因为为祖国人民解除疾苦才是他留学的初衷。
归国后不久,董蒨发现,他在小儿肝胆及肿瘤方面的特长似乎得不到施展。首先,相对于其他小儿疾病,小儿肿瘤及小儿肝胆疾病发病率很低,虽说全国范围来说该类患儿数量不少,但一般的医院一年能遇上几例?其次,小儿肿瘤及小儿肝胆疾病作为少见疾病,很难得到恰当的治疗,患儿往往在辗转奔波途中失去救治机会。
1995年5月的一天,一个来自东北的中年妇女带着6岁的女儿出现在董蒨面前。女孩患有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曾接受过老式手术,术后不到3年,已发展成了严重囊肿感染及肝硬化,到过许多权威大医院求治,效果都不理想。女孩的姑姑也是位医生,她从朋友那里得知青岛有位海归博士董蒨是专攻此病的,便带着侄女千里迢迢赶到青岛,董蒨果然治愈了女孩的顽疾。
尽管手术效果非常好,但一年下来,类似手术超不过10例。一想到还有许多类似的患儿正遭受辗转奔波之苦,还有许多家庭在绝望中沉浮,董蒨决定开办个人主题网站。1996年9月,一个以“为了未来的健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为主题的个人网站(http://www.dongqian.net.cn)开通了,宣传相关疾病常识,介绍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网络成了董蒨和患者的桥梁。
随着网站开通以及其后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对董蒨学术成就的报道,慕名找来的患者渐渐多了起来。接诊的患者中,曾有一位来自黑龙江的5个月男婴,孩子体重不足8000克,肝上长的大肿瘤竟达1550克,肚子好像要被胀破。孩子的父母带他去过多家医院,都说肿瘤太大,无法切除。一家人千里迢迢慕名找到董蒨,将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董蒨仔细分析病情,凭着精湛技艺,经过四个小时的紧张手术,这个上部、下部、后部均紧贴大血管,所在位置十分“凶险”的巨瘤被成功切除了。孩子的父母喜极而泣:“我们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董教授又把孩子活着还给我们!是董教授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2005年,四川大学的一对博士夫妇,带着患有巨大肝脏肿瘤的一岁儿子求医到青岛。他们带着孩子曾走遍了国内许多大医院,有的认为根本无法手术切除,有的认为肝移植是挽救孩子的惟一途径。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承受得了呢?再说术后的排异反应也是一道难过的鬼门关啊!董蒨接诊后,经过一系列检查,他认为完全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在同事的协助下肿瘤果然被他成功切除了,并且病理结果显示肿瘤为良性。出院时,这对博士夫妇强烈要求董蒨和孩子留个合影,回到家后,他们把这张照片做成自家电脑的桌面图片,并扩成三十几寸的大照片挂在孩子的房间,把董教授当作孩子的保护神……
几年来,北到黑龙江、南到海南岛,甚至有来自加拿大的跨国求治的患者从四面八方纷纷涌来。从刚出生2天的婴儿到40多岁的中年人,经董蒨的手治愈的小儿肿瘤及肝胆疾病患者数以百计。2007年春节,董蒨收到一位经他手治愈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在校大学生寄来的贺卡,贺卡上写道:“您有高超的医术,更有高尚的医德,敬业、热情、仁爱,愿上帝保佑您的一双圣手吧,把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从黑暗托向光明……”
勇攀巅峰,另辟蹊径这边风景独好
董蒨的身份是多元的,医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自1997年走上副院长岗位以来,他一直分管科研和教学。他以治学的态度对待管理,将学术知识与医院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开拓创新,在科研管理等多方面实施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医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发展迅速,无论是申报国家级课题还是摘得高层次科技奖都有突破性进展。而他本人在科研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针对小儿恶性肿瘤治疗中存在的焦点问题,他提出应用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小儿恶性肿瘤进行多药耐药性机制、规律和对策及原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综合研究,并规范了小儿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使患儿无瘤长期存活率明显提高。2001年,他的一项科研课题“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综合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他本人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大项目的终审专家。此外,他还在国内率先引入了难治性淋巴管瘤的OK-432治疗。因为他在小儿肝胆外科领域取得的特殊贡献,经中国科协推荐,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和《健康之路》栏目多次对他进行专题报道。
2005年1月,由董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小儿肝胆外科学》问世,该书是填补我国小儿肝胆外科领域空白的一本学术权威著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小儿外科教授张金哲在书评中这样评价:“本书恰是新年之际献给小儿外科的一份贺礼,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小儿外科跻身国际行列后,新一代学子的一部代表作,是中国第一本小儿肝胆疾病的专著……本书的出版,使我看到我国小儿外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同年底,董蒨作为第一学科负责人申报青岛大学儿科学博士点成功,使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学成为当年山东省新增唯一的一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近几年来,董蒨的身影活跃在国内召开的小儿外科年会、小儿肝胆外科大会以及各级各类国际学术大会上。他曾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山东省首届“十大名医”、“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山东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06年8月,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同年11月,他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于2012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从医20多年来,董蒨在攀登的路上收获了累累硕果。但他说:“医学上还有太多太多的不解之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未来的健康,我愿倾注毕生的心血!”没有豪言壮语,却道出了他的从业信念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