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1.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
本学科的前身是始建于1902年的胶澳督署医院眼科、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和青岛大学医学院眼科,1951年成立教研室开始承担医学院临床教学任务。学科奠基人潘作新教授是全国著名眼科专家,一级教授,1947年8月任青岛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眼科主任。1956年在他主持下建立了眼科病理室,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几家眼科学专业实验室之一,为培养眼科专业人才、进行科研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造就了国内眼科界一大批有用之才。潘作新教授首创的眼睑板切断法用于矫治沙眼并发症享誉全国,被命名为“潘氏手术”。1997年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附属眼科医院,学科取得了飞速发展。2006年,为了贯彻国家人事部“联合共建,资源共享”的发展思路,在谢立信院士的倡导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又成立了青岛大学眼科学院,下设眼科教研室、眼科研究所和眼科医院,谢立信院士任眼科学院院长。
本学科自潘作新教授创立之初起就成为山东东部地区的眼科医疗、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并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以规模大、专业齐全、整体学术水平高、仪器设备先进而著称,先后涌现出了孙为荣教授、胡聪教授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眼科专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科已发展成为由博士生导师及一大批中青年骨干组成的专业齐全的高层次医疗、教学与科研群体,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招收眼科学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山东省最早的眼科学博士点,同时也是我校第一个博士点,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单位,其实验室于2006年2月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为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科于2006年12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现任学科总带头人谢立信教授是目前中国眼科学领域唯一的两院院士。
2.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本学科自成立以来就树立了临床与科研并重、理论与技术并重的良好发展模式,目前既有以临床为主要内容的角膜病、玻璃体与视网膜病、斜视与弱视、青光眼等四个方向,也有专门从事眼科科研的眼科基础方向,还有双向服务的眼科病理专业方向。各专业相互渗透、交叉,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学科整体。
研究方向一:角膜病
本学科在该研究方向拥有山东省卫生厅角膜病防治推广中心,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角膜病研究和防治中心之一,其拥有的眼库是国际眼库联合会批准的中国三大眼库之一。
该方向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学术带头人谢立信教授是目前国内眼科界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部分工作已经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在角膜病的临床综合治疗和手术方法改进及理论创新方面成绩尤为突出,对推动我国角膜病的预防、治疗手段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角膜移植的实践中,角膜保存技术和眼库的建设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迄今已施行角膜移植术逾万例,并对高危角膜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提出角膜移植后内皮慢性失功的理论。结合中国感染性角膜病多发的特点,先后开展关于病毒性角膜炎和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不同真菌在角膜内存在不同的生长方式,并据此提出可以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感染性角膜炎,研究成果获国内外同行关注和引用。针对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造成手术失败的问题,开展的前房植入性CsA缓释系统防治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目前该研究方向的重点是角膜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基因治疗研究。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均围绕此题目开展,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基于角膜组织与细胞库的组织工程角膜的开发在角膜内皮失代偿和真菌性角膜炎的基因治疗等方面极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研究方向二:玻璃体与视网膜病
该方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视网膜挫伤和玻璃体视网膜等一系列眼底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在《Retina》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目前是山东省最大的玻璃体视网膜研究中心和临床研究基地,为山东省玻璃体视网膜专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学校传统优势之一,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研究的开展在山东省一直遥遥领先。1993年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临床及基础研究,对视网膜脱离、复杂眼外伤、眼内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治疗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对复杂性眼外伤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全面开展各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底病内科全面开展眼底病造影、诊治工作,是山东省内开展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最早的单位之一。此外在眼肿瘤诊治方面率先在省内开展外侧壁开眶术和微创法摘除血管瘤,该技术至今在山东省专业领域内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在山东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资助下开展了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防治的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
研究方向三:眼病理
该研究方向成立了全国最早的眼科病理研究室之一,在以潘作新教授为首的老一辈眼科病理工作者近三十年努力和奋斗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在国内眼科临床病理诊断和科研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影响。该研究方向还在国内最早将分子生物学引入眼部恶性肿瘤研究,对此类严重危害患者视力及生命的疾病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专著?眼科肿瘤学?,为眼肿瘤的基因诊断和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研究方向四:斜视与弱视
该研究方向创建于1979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术水平居国内先进水平,弱视及某些特殊类型斜视诊治居国内领先水平。病人手术年龄由过去的平均21岁降低到目前的6岁,将弱视初诊年龄由平均10岁降低到5岁,门诊诊断的病种结构、各种斜视的手术病种比例接近国际资料,说明本专业的诊断、治疗水平及在本地的普及程度均与国际接近。自1991年组建研究室以来,充分整合人才、知识、设备优势,研究开发斜视弱视方面的边缘、交叉及高科技科学。迄今共发表论文近百篇,先后承担卫生部及省市各级课题8项。撰写本专业书籍3部,中标卫生部《斜视诊断》、《斜视手术》课件的制作。自2002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举办全国、全省眼肌学习班各一次,2004年应国际Orbis飞行眼科医院邀请做演示性手术,为培养国内斜视弱视专业人才、提高斜视弱视整体诊治水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本专业组在国内已率先开展斜视遗传学研究,一些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今后的科研重点仍然围绕斜视尤其是共同性斜视的基因研究,有望在斜视的病因学上取得突破。
研究方向五:青光眼
该研究方向近年来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上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基础研究方面,观察并探讨了维生素B族和甲醇对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生长的影响,首次提出了维生素B族应在视网膜神经元和节细胞损伤的同时用药,热休克蛋白可保护低糖损伤时的视网膜神经元和节细胞。另外,观察了压力对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的影响,发现经压力处理后体外培养的Muller细胞有损伤的改变,细胞代谢谷氨酸的能力下降,该研究成果目前在国内外还未见类似报道。在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基础上,对慢性高眼压对大鼠中枢神经损伤进行的研究,不仅为进一步探讨青光眼的病理损伤机制奠定了基础,而且开创了青光眼性中枢损伤机制的研究的新领域。在临床研究上,深入研究了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手术中合理应用的问题,并将其应用于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不仅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取得了与应用透明质酸胶同样的临床效果。另一方面,利用自动静态视野检查技术进行了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与阈值视野的相关性和静态视野随诊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专业方向的攻关重点是:(1)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2)房水排出通道的基础研究;(3)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临床与基础研究,寻找透明质酸胶片替代物。基于以往坚实的基础,在上述三方面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研究方向六:眼科基础
眼科基础研究是我国眼科学整体发展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诸多空白之处。着眼于眼科未来发展,我们组建了眼科基础专业方向,主要围绕眼科相关的基础医学问题开展攻关,比如不同因素引起的眼部炎症和免疫问题,遗传性眼病的分子遗传基础等。目前该方向依托本学科的重点实验室,在以往科研积累基础上,建设了眼科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生理学、药理学等共八个研究平台,并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组建了以王宜强博士为学术带头人的专职基础研究队伍。
然而也应当看到,虽然本学科点经过多年的强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学科规模、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等方面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今后将进一步加大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人才引进、国际交流的力度与速度,争取申请更多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3.本学科点的国家需求分析和发展前景
我国是人口大国,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多发,同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步攀升,这些疾病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和生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盲目患者约100万,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防盲治盲工作任重道远。多年来,本学科利用自身眼科病理与临床方面的优势展开多方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圆锥角膜、先天性白内障、斜视、弱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先天性、发育性眼部疾病以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黄班变性等老龄化疾病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防盲治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进入二十一世纪,本学科追踪医学领域发展前沿,在角膜病、视网膜病、眼肿瘤等方面陆续开展了基因诊断、治疗的相关研究,积极开辟眼部疾病治疗的新途径,符合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我国眼科专用药物的研发相对滞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先进剂型,本学科点在此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业已研发成功前房植入性CsA缓释系统等多种眼用药物剂型并取得国家专利或临床试验批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今后将继续利用成熟的经验进一步开展研发工作,为国民视觉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临床手术技巧方面,我国优秀的眼科医生不比世界上的顶尖水平者差,但我国的眼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要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落后。本学科在角膜病、白内障、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青岛大学在现有基础上申请建设国家眼科学重点学科,将充分发挥院士带领下的团队效应,将已有成果进一步扩大。
二、学术团队
1.本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
谢立信 教授,男,64岁,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学科总带头人和角膜病方向带头人。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87-1988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青岛大学眼科学院院长、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第九届学科评审委员、美国眼科学会国际会员、国际眼表疾病学会理事,十六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谢立信院士在眼科角膜病专业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显微手术方面进行了大量创造性工作,是目前我国眼科学领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曾作为首位人员先后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1l项,作为第二位人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共为7000余例角膜盲患者成功地施行了角膜移植手术,并撰写出版了我国首部《角膜移植学》专著。累计在国内外眼科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34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中华眼科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居国内同行之首,被SCI 收录国外发表论文31篇,主编和参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共计22部。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
史伟云 教授,男,58岁,教授、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现任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89年开始师从谢立信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眼科系深造一年,200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研修一年。现兼任山东省眼科学会青年学组副组长、中华眼科学会角膜病组委员兼秘书、《临床眼科杂志》编委和《中华眼科杂志》特约审稿人等职务。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励4项。先后参与编写专业书籍8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2001年当选山东省十佳留学回国科技专家,2004年当选山东省首届医药卫生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精于各种角膜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高危角膜移植方面造诣深厚,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角膜移植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和眼科药物学等。
赵桂秋 教授,女,44岁,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兼任青岛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是山东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近年来,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理论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收录1篇,主编、参编出版专著5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曾先后获山东省、青岛市青年科技进步奖,并被评为青岛市“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擅长白内障、角膜病的手术及药物临床综合治疗,熟练开展国际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复杂性的高危角膜移植手术也有独到的见解,每年为大量角膜病盲和圆锥角膜病人实施角膜移植手术,年手术量超过1000例。近几年开展的高危角膜移植使本来求治无望的严重化学性烧伤和烫伤致盲患者重见光明,在青岛市乃至山东省专业领域内有较大的影响。
董晓光 教授,女,55岁,玻璃体与视网膜病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1996年至1997年,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应邀赴美国进行专题研修。现任山东省眼科学会玻璃体视网膜学组副组长、青岛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眼科新进展》、《美中国际眼科杂志》编委、美国眼科学会国际会员,是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先后获科研成果奖励16项,其中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至三等奖6项。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课题2项、省市各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先后有5篇被SCI收录、2篇论文在美国眼科年会上进行大会报告。培养硕士生12人,博士生4人。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尤其是复杂性眼外伤的诊治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是我国较早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人员之一。
牛膺筠 教授,女,61岁,眼病理方向学术带头人,医学硕士,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省玻璃体视网膜学组组长、中国现代医学学术交流研讨会眼科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编委。2000年被评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近年来先后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二等、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卫生部CAI课件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被SCI收录2篇,CA收录2篇,MEDLINE收录5篇。曾在《中华眼科杂志》发表论文最多的百名作者评选中位列在全国名列第11位,在山东省位居第2位(1978-1998)。主编出版专著2部。
刘桂香 副教授,女,43岁,斜视与弱视方向学术带头人,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眼科学会山东省分会斜视弱视专业组副组长、中青年学组委员、青岛市病残儿鉴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发表论文41篇,获省、市级科研成果10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编写书籍7部。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先进的直视下下斜肌切断及切除术,该手术效果好、创伤性小、避免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对斜视弱视专业有较深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能正确诊断、恰当处理疑难病例,在弱视及某些特殊类型斜视诊治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开展的弱视基础及斜视的病因学研究,借助于分子生物学技术评价实验性弱视动物治疗前后视皮质分子表达水平变化,从基因水平阐明了斜视弱视可能的发病机理,为该领域开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王大博 教授,男,43岁,青光眼方向学术带头人,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1年至2003年赴日本国鸟取大学医学部研修眼组织学。曾先后荣获青岛市第二批青年学术、工程技术带头人、青岛市青年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历获山东省科技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核心期刊22篇,目前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所开展的急性青光眼的微创治疗、非穿透性滤过手术及可拆缝线等技术,大大提高了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在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已积累了上百例针对先天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经验,使许多患儿成年后仍保持着很好的视功能。
王宜强 研究员,男,41岁,眼科基础方向学术带头人,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999-2004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作访问学者,美国免疫学家协会(AAI)会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目前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篇,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多篇,作为副主编撰写《靶向新基因的分子克隆策略:理论与方法》。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参与863重大项目等多项。
2.本学科点学术梯队情况
本学科人才实力雄厚,“十五”期间学科在整体建设上走出了从优到强的道路,业已形成了一支以谢立信院士为首、以中青年骨干技术人才为中坚的的高素质科研队伍。48名专业人员中获博士学位者26人,硕士学位者16人,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讲师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均贴者3人。现有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3名,中华眼科杂志常务副总编1名、编委2名,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核心期刊编委7名。学科人才梯队合理,学术带头人年富力强,强劲地推动了学科可持续发展。5个研究方向中4个是全国学组委员及山东省学组组长单位,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形成了巩固的学术地位,总体实力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三、科学研究
1.本学科点科学研究情况
在科研方面,学科传承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博士点的优势,突出重点,突出优势,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先后承担国家十五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内的国家级课题18项,完成10项,承担省、市各级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55项,完成23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及厅局级科研奖励10项,6项课题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近5年内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总计446篇,被SCI收录22篇,主编、副主编著作13部。总体科研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2.本学科点的科学贡献(或社会服务贡献)情况
本学科点自创始之初起就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做出的科学贡献源远流长。1953年,开展的首例角膜移植获得成功,1959年在国内首次发现镰刀菌引起的角膜溃疡。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谢立信院士的带领下,建立了国际眼库联合会批准的中国三大眼库之一,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角膜植片长期保存、中期保存技术获得突破并应用于临床,为大规模开展角膜移植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迄今已为逾万例患者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另一方面,针对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造成手术失败的问题,科研团队在国家十五重大攻关项目的资助下进行了环孢素A缓释系统的研究与临床试验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论文在《Cornea》、《Ophthalmology》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并获得了发明专利。九十年代中期,学科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玻璃体切割手术,尤其是在儿童白内障手术方面,谢立信院士创造性地提出晶状体前后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的理论,获得了国内外专业领域内的一致认可,同时学科在斜视、弱视及青光眼的研究与临床工作方面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挽救了无数失明的患者。在眼科病理方面,学科始终走在全国的最前沿,1997年,著名眼科病理学家孙为荣教授编著的我国第一部《眼科病理学》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进入二十一世纪,学科追踪领域前沿,在角膜病、视网膜病与眼病理、斜视、弱视等方面进一步开展起了基因治疗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工作并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项目资助。针对我国眼科基础研究这一薄弱环节,学科着力建设科研团队,目前已建成了以“泰山学者”王宜强研究员为骨干的专职眼科基础研究队伍,与临床科研人员协作开展一系列合作研究。
四、人才培养
1.本学科点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已取得的成效
本学科目前是眼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拥有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的教学和科研基地。学科点为提高人才的质量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本学科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基础上,深入落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工作方针,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性文件,使教师树立起“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师德观念,形成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2)重视教学思路的改革和教学创新意识的开发:不断拓展、完善硕士及博士生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培养体系,在本科至博士各级教学工作中推广双语教学,研发、编著教学课件、书籍,先后承担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CAI课件制作工作3项,已完成2项,编译出版我国首部眼科双语教学参考用书《眼科学总论》;
(3)选送优秀硕士、博士研究生赴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室、研究中心进一步深造、研修,目前已与日本鸟取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4)加强自身硬件和先进教学平台建设,“十五”期间筹巨资建成了具有先进医疗、教学和科研设备的眼科中心,为临床教学和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不懈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2001年至2006年累计完成医学本科教学19个班2726人次,培养硕士研究生110名、博士研究生29名,硕士、博士毕业生在校期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96篇,被SCI收录12篇,毕业后在各级医院均成为骨干力量。2006年本学科先后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
2.本学科点培养博士的规模和优秀博士毕业生简介
本学科自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来,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之上,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已累计招收博士研究生8届37人,毕业25人,其中“十五”期间招收29人,培养了以赵桂秋博士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高技术专业人才,毕业后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赵桂秋 博士,女,44岁,1999年考取青岛大学医学院眼科学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圆锥角膜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方面做出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人类转化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外基质黏附蛋白βigh3在圆锥角膜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先后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20篇,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提前博士毕业,成为青岛大学培养的首位博士,并获得2003年度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毕业后一直致力于角膜病、白内障临床与科研工作,现任青岛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是山东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在青岛市乃至山东省专业领域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罗文娟 博士,女,31岁,讲师。2002年考入青岛大学医学院眼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眼科学专家王传富教授。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第2位、第5位),参与完成青岛市科学技术局资助项目1项(第3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华眼科杂志》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2006年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五、学术交流
1.本学科点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本学科点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的眼科学博士点之一,在国内专业领域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重要的眼科学教学基地,2001年至2006年期间为各地基层医院培养进修生311人,先后举办各级学术会议和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25次,教师、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学术会议、交流活动共计300余人次,选派技术骨干赴全国学习、进修累计56人次。
2.本学科点国际学术交流情况
本学科已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眼科中心、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玻璃体视网膜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美国迈阿密大学眼表中心、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中心、美国爱荷华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大阪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日本大阪大学联合建立的中日友好角膜病中心首批资金已经到位,与韩国天主教大学和日本参天制药公司的联合开展的基础研究项目也在进行中。除定期主办国际青岛眼科学术研讨会外,还不定期邀请国际著名专家到学校和实验室访问、讲学,5年间共有24名国外学者来校进行眼科学学术讲座。先后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7次,有28人次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访问、研修,21人次赴国际性学术会议发言、宣读论文,引进王宜强、王大博、宫华青等共6位优秀留学归国人员。
六、支撑条件
1.本学科点教学科研条件基本情况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潘作新教授为首的老一辈眼科学工作者建立了眼科病理研究室,是全国成立最早的眼科病理专业实验室之一,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学科点的整体教学科研条件获得了巨大的提高。以博士点的优势地位为依托,“十五”期间,本学科先后争取地方投资1500余万元筹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眼科中心、视光学中心,配备了准分子激光系统、共焦显微镜、光学相干眼底扫描仪、多焦视觉电生理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全自动静态视野计、角膜地形图、超声生物显微镜、玻璃体切割仪等尖端大型仪器设备,久负盛名的医疗团队、高层次的诊疗技术吸引了南到到湖南、北至吉林的广大地域的病员前来就医,为本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科研方面,本学科建成了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的教学、科研楼,并已投入使用。除山东省财政厅每年提供的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外,近些年学校每年从所属的眼科中心、视光学中心等实体的利润中拿出约200万元投入到实验室运行和科研资助中。目前实验室科研仪器拥有包括激光共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仪等大中型仪器,总价值2000余万元。
2.本学科点相关学科支撑情况简介
本学科所在的青岛大学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各学科带头人年富力强,作风正派,创新力强,汇集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除眼科学学科外,尚有儿科学、分子病毒学、口腔临床医学等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其中儿科学也是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些学科科研基础雄厚,在先天性、遗传性、老年性疾病等研究领域为本学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实现学科交叉与融合,达到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的目的。
3.本学科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青岛大学历来重视眼科学学科的发展建设,“十五”期间学科累计接收省、市各级财政投资1205万元、学校配比资金1200万元,为学科的科研、教学及研究生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资金的使用上,学校设立了学术委员会、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和重点建设办公室,以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顺利进行。在运行机制及人事制度上,学科实行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学科工作。人员定编定岗,对学科所需人才给予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同时注重本学科现有科研人员的培养,提供条件派往国内外一流实验室学习工作。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将足额建设经费和岗位津贴匹配到位并对本学科财务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帐制度。在经费的管理上,实行学科主任负责,并由大学财务负责人及主管校长监管的制度,保证经费的使用、监督和管理。同时为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学校对于所有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资助的项目均给予1:0.5~1的经费匹配以保证课题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