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光明在人间----记潘作新教授

来源: 日期:2014-07-07 00:00 浏览: 【字体:

潘作新(1903年—1983年),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九三学社成员,著名眼科专家,一级教授,是青岛大学医学院建国后首任院长。建国后,曾先后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常委、山东省人大常委、政协委员等职。在长期的眼科医疗实践中,他总结创造了“切断睑板矫正内翻新手术”,被称之为“潘氏手术”。对眼部肿瘤、屈光学等有很深的造诣,是我国最早研究眼科病理学的学者之一。1956年主持创立眼科病理室,为眼科科研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他主持的“对角膜内皮细胞观察的研究”课题,曾获山东省和青岛市科技成果奖。其主要论著有《眼内恶性色素瘤眼外蔓延二例》、《睫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及睫状良体上皮细胞瘤的组织学观察》、《虹膜色素瘤》等。在医院管理上,他引进协和办院模式,从严治院,使医院在较短时期内即在全国赢得较高声望。1983年去世后,遵照他的遗嘱,其眼球被制作成教学科研标本,角膜移植给了海阳县一位青年农民,将光明永远留在了人间。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2012年,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迈进了自己的第110个年轮。一个世纪,从蹒跚起步,到身姿矫健,直至今天的发展壮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历经跨世纪的年代,亲沐社会嬗变和重大改革,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风雨兼程,一路前行。回溯来路,重温一个世纪的难忘历史,我们更加缅怀眼科的奠基人潘作新教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30年,潘作新教授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留协和医院眼科任主治医师。1936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研习半年,任研究员。回国后,1938年-1942年,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任队长,曾亲率医疗队深入晋东南根据地,为抗日军民服务。后历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第十一中队队长、西北医学院教授、南京中央医院眼科主任。

1947年8月,求贤若渴的山大医院聘任潘作新教授为眼科主任,兼任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眼科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02年德国所建造的胶澳督署医院的眼科病房楼。此后30多年间,虽然中原地区战事频繁,但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几易其名。1945年,日本投降,医院由南京国民政府接收经营,后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当年,因蒋介石重点进攻延安和山东地区,导致当时的青岛物价飞涨,秩序混乱,民不聊生,医护人员工资微薄,生活艰难,医院只能勉强维持,冬季连取暖的煤炭都无法供给。潘作新教授克服了工作环境简陋、基础设施简单、医疗设备匮乏、医务人员缺少等重重困难,坚持进行眼科实验和研究。1948年,潘作新教授在总结了长期的眼科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首创眼睑板切断矫正术,这一成果在1948年第34卷第5期的《中华医学杂志》发表后,获得眼科学界的重视,被载入眼科学教科书和眼科文献,被称之为“潘氏手术”。

1949年2月,时任院长李士伟离院,临行前委托潘作新教授为代理院长。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医院从此获得新生,改称山东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潘作新教授任院长。为防止破坏,在市地下党的领导下,潘作新教授组织医护员工,昼夜巡逻,保卫医院。并将职工、物资、仪器、图书登记造册向军管委会代表办理交接手续。他在管理医院过程中,将协和办院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从严治院,组织首批医疗队,赴吉林省为抗美援朝志愿军伤病员服务。

他在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坚持从事眼科的临床、科研工作,科室业务技术发展较快,他积极带领科室人员开展当时患者迫切需求的老年性白内障囊内摘除术、软性白内障针吸、腮腺移植治疗结膜角膜干燥症等技术,扩大了眼科临床工作的范围,为使胶东地区的眼病患者重见光明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5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地全面展开,医疗事业发展也一日千里,眼科的诊疗能力、辐射能力快速提高,诊病范围迅速扩大。潘作新教授与时俱进,购置设备,亲自挑选石珍荣、杨湘娟、胡用霖、宋立英、孙为荣、金梅玲、仇宜解等一批优秀人才加入到眼科团队,并开始承担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授课任务。1952年,眼科病房开放床位至22张。1956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眼科病理室正式创立,是当时国内仅有的几家专业科室。50年代末至“文化大革命”前,潘作新教授带领科室开展了眼结膜囊重建术治疗结膜挛缩症及视网膜脱离复位巩膜缩短、抗青光眼Scheie氏手术。仅仅几年时间,眼科的研究和诊疗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走在山东省的前列,堪与全国的眼科同行单位比肩,为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70年代,随着国家科学研究工作的恢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学春天来临,眼科的发展又打开了新的篇章。在潘作新教授的倡导下,眼科分别成立了青光眼组、斜弱视组、玻璃体视网膜组等,使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初具规模。1972年,眼科自制冷冻器开展白内障冷冻囊内摘除手术;1975年,开展眼内肿瘤摘除手术;1978年,从上海引进红宝石激光,开展激光手术。他主持的“对角膜内皮细胞观察的研究”课题,获山东省和青岛市科技成果奖。主编《眼内恶性色素瘤眼外蔓延二例》、《睫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及睫状良体上皮细胞瘤的组织学观察》、《虹膜色素瘤》等论著。

在潘作新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已经发展成为专业齐全、由博士生导师及一大批中青年骨干组成的高层次医疗科研教学群体。潘作新教授凭借他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谦逊谨慎的人格魅力,引领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一次次站在新的起点,又一次次实现着新的跨越。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成为首批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1998年,又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成为山东省最早的一个眼科学博士点,同时也是青岛大学第一个博士点;2007年,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这是医院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青岛大学历史上的第一次,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83年2月3日,对海阳县农民韩某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他被推进了手术室,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从此,他的眼前重新迎来了光明,迎来了阔别多年的清晰世界,迎来了治愈眼疾的惊喜与感怀,迎来了家人的道贺与关爱。他哪里知道,这片来之不易的角膜,就来自刚刚身故的著名眼科专家潘作新教授。

正因为是眼科医生,潘作新教授接触过太多因为眼疾而失去光明的病人,深知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视力,而是一家人、一辈子的幸福,让患者重获新生、重复光明是每个眼科医务工作者都应履行的职责。早在几年前,潘作新教授就有个愿望,希望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在他生命弥留之际,更是坚定了这种想法,并且立下遗嘱,用他的爱心义举,将光明馈赠于更需要它的人。就在2月3日当天,潘老捐献出来的眼角膜成功地移植到韩某的眼中。潘作新教授如愿地实现了自己一生最完美的“谢幕”。一个生命虽然终止,但他却用捐献出来的眼角膜照亮了别人的人生之路。

春蚕吐丝,蜡炬成灰。为眼科岗位和卫生事业奉献了一生的潘作新教授,他捐献角膜的遗愿仍与眼科事业息息相关——留得光明在人间。潘老走了,韩某复明了。潘作新教授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白衣战士的高风亮节,这份光明的传递也诠释了一位眼科先贤的无疆大爱之心。

栽培桃李满天下出入风涛半海中

潘作新教授既治病救人,又肩负着培养新人的重任。作为医学院教授,潘老认为只有新人辈出,科学才能不断发展。他言传身教,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诲人不倦的精神教育和指导他的研究生和进修生。多年来,他把自己的所学和所得,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一代。他深谙育人的道理,注意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研究生和全国各地前来进修学习的眼科医生一律予以热情帮助,平等相待。他不但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课题设计、资料查找、实验方法给以细心的指导,而且对他们的论文写作,也给予细致的指点。同时,为使他们的临床能力迅速提高,他亲自带领他们诊病,给他们讲解知识,解答难点。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潘教授甘为人梯,为年轻一代的成长努力创造机会,还让学生做自己研究课题及研究成果的负责人,不断地将年轻人推向学术第一线。如今,潘作新教授培养的学生不少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医疗、教学和科研骨干,有的学生还担任了领导职务。胡雨桐、牛膺筠等成就突出,已成为眼科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

从1947年的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到1978年的充满活力、满目生机,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已发展成为山东半岛乃至全国颇具实力、独具特色的专业学科。每当回顾这段历程,眼科奠基人潘作新教授的名字总是跃然而出,他的雕像一直矗立在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文化广场上。半世沧桑半世情,潘作新教授和衷有容、朴学敦行的伟大人格,他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敬业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历史卷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