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落实医学部“十三五”教学工作行动计划和《青岛大学一流本科改革建设方案》(青大校字[2017]19号),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过程规范化和科学化,推动临床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2017年9月15日~16日,青岛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开展了示范授课等系列教学活动。青岛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刘成玉教授莅临现场指导此次活动,第八临床临床医学院全体临床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第八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隋建超教授主持。
此次示范授课活动推选了外科学和专业英语两门课程,医学部督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杨鲁民教授的《肋骨骨折》和《动脉导管未闭》,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曹彩霞副教授的《Endocrine System》,第八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孙长海老师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进行了现场示范授课。
杨鲁民教授以饱满的教学热情、充实的教学内容、严谨的逻辑推理、准确的教学思路、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颇具感染力的教学风格,讲授了《肋骨骨折》和《动脉导管未闭》,他的授课互动性强,教学内容与临床结合紧密,凭借着几十年的教学积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心的教学设计,展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全体临床教师收益颇丰。

曹彩霞老师以扎实的理论功底、环环相扣的教学流程、落落大方的教学姿态、准确清晰的英语表达、章法有序的授课技巧、重在参与的教学方法,讲授了《Endocrine System》,她将专业英语知识与临床案例、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十分恰当,从而为专业英语的多媒体教学进行了科学的示范。

孙长海老师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风趣幽默的授课方法、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讲授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他既接地气、又有底气的教学风格,尤其是信手拈来的专业文化底蕴,以及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诠释了“教书育人”的丰富内涵,也给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位老师扎实的课程准备、巧妙的课堂设计与提问、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灵活娴熟的授课方式,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
示范授课结束后,刘成玉对此次活动的意义、三位老师示范授课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尽管大学具有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其他功能,但是大学的灵魂还是人才培养。一流人才培养的根本体现在一流本科教学上,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一流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他希望全体临床教师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医教协同、立德树人,用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新技术服务医学人才培养。第八临床医学院要请“德”“医”双馨的名医大家,上讲台、下临床、练技能,全方位投入到临床教学,在言传身教中进一步提升医学生的医学理论水平、临床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

在示范授课系列教学活动期间,在隋建超副院长陪同下,刘成玉和医学部的老师查看了见习(实习)生的食堂、教室、宿舍、健身中心和洗浴中心等生活和学习条件。第八临床医学院丛海波院长表示,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临床教学条件和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条件,以满足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另外,刘成玉还带领医学部教学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检查了第八临床医学院的实习教学工作,与内科、妇产科实习医生进行了交流。并召开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4班见习生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同学们汇报了一个多月的见习生活,同学们反映:“老师们对我们很亲切、友好,也耐心地传授我们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细心地指导我们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医院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与生活条件,我们在第八临床医学院非常幸福”。最后,刘成玉从“明确目标、刻苦学习、掌握方法、自律条理、尊敬师长、健康安全”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并对同学们提出了希望与要求,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和有修养的优秀医学生。
